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正文
隐真论 西汉 · 东方朔
 出处:全汉文 卷二十五
处天地之先,不以为长;
在万古之下,不以为久。
随时应变,与物俱化(《释藏》陪字号,唐释法琳《辨正论》。)
离事第十一 其十二 东汉初 · 桓谭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十五
五藏(《释藏》百字二号,梁释僧祐《世界记序》云「桓谭拒问,率五藏以为喻。」)
庐山1117年10月 宋 · 王庭圭
 出处:全宋文卷三四一二、《卢溪文集》卷三四、《古今游名山记》卷一一上、《名山胜概记》卷二四、《古今图书集成》山川典卷一四一、《庐山志》卷一四、同治《九江府志》卷四九 创作地点:江西省九江市庐山
江出蜀东,会于浔阳,云涛雪浪,相撞击而下,是为九江
九江之上有巨山崛起,名甲天下,自外望之巍然高而大,与他山未有以异也。
环视其中,磅礴郁积,岩壁怪伟,琳宫佛屋,钩绵秀绝,愈入愈奇而不可穷,乃实有以甲天下者也。
予往年偕计吏数取道山趾,望其巅欲跻焉,探天地,观造化,擘出怪谲。
及其至也,不遇霜飙雨雹,炎熇赤日,则阴霾宿祲,滃然出于洞穴之中,欲冲射人,与夫虺蜴蛇虎之群,磨牙泽吻而垂涎,鸟道苔境之所颠坠,颓崖断石之所覆压,有足以褫魄而夺气。
凡遇是数者不可人意,虽好游者不果力跻,而寄目以偿所愿焉。
政和七年十月七日,道遇武阳聂名世,自圆通同宿东林,观虎溪、莲池。
明日,登罗汉阁,上白公草堂,至上方五杉阁,冯高而望,九十六峰隐见天末,不可名状,而香炉一峰尤胜绝,草堂正坐其下,宜昔时隐者之所喜盘旋于此也。
过西林,履平地五里许,至资圣庵。
资圣而上,渐峻拔,非数十步辄一休,不可疾至。
历三茅亭,乃至锦绣谷,闻春时异葩怪卉,层出杂见,相错如锦绣然。
锦绣谷不半里,至天池吉祥寺,去平地二十里矣。
是夜礼文殊于瑞光亭,拜未起,而灯光璨发于栏楯之外,大小几百馀灯,明灭合散不常。
僧指示曰:「此圣灯也」。
予不能致诘,窃意名山蕴灵,必有神物欲示其异以惊众而然耶?
抑草木竹石之自有光怪而为此耶?
或谓唐会昌中僧藏金像于锦绣谷,恐其祥光腾溢而出,此说几近欤。
寺有贮云庵,又在绝危,峦顶峭发,壁立数百千仞,吐云气而薄星辰者,皆出乎衽席之近。
明日离庵中,由山北下三里至佛手岩,岩下清凉莹彻可丈馀,水溅溅鸣其中,有石龙首浮于泉上,诡状若欲奔动,视之毛发为寒。
岩西半里,登相光亭,观掷笔峰,坐禅台竹林遗趾。
山中人传数有僧见竹林宝刹于此,转眄失之,故今号竹林化寺。
复从岩东北下三里至宝林,即唐大林寺白乐天尝序此地,实羌庐间第一境。
人迹罕至,古今识游者镵刻未泯也。
寺三里,道傍有饮牛池,池一里至峰顶庵,视香炉峰反在其下。
东有文殊、四望二台,老松一株,极丑怪,偃于四望台之上,若张盖然。
坐其下以观浮图之屋,穹堂奥殿,负崖架空,矗在天半,绀碧照耀,环山而四出。
九江波涛雪色,砰摆振撼,合而东去者,皆在乎履舄之下。
彷徉注视,目不得瞬,而千万状之变态,亦不可得而穷也。
于是下峰顶十里,至普照寺,而宝兴、石盆、护国三庵居峰顶普照之间。
又下,至广严寺,游连枝亭,复投宿东林,观壁间记游者甚众,不过径上天池、佛手岩而止。
吾二人自谓几览遍山北好处,因回视江南,地雄富内,坦夷数千里,气状清淑。
而兹山巉突于江滨,若造物者喜设宏壮,屏捍于此土,使江南清淑之气蜿蟺储育,至是碍而不得西。
尝产而为幽兰、瑞香、芝英、竹箭之美,与夫三脊之、千寻之名材,希世异物,为瑞太平之时,未能独当奇也。
尚有魁豪不世出之士,埋光铲采于其间,而求之复无有,岂明天子在上,皆已出而仕者也?
陶令十八贤者一溺于此,遂终身不出,盖当时挈治世具不得设张,即思自放于山谷之间,而进退卒以不污,后世不敢少訾焉。
白乐天浔阳,慕渊明之为人,乐之而不去,是皆人与山相得于一时者也。
厥后当宗闵权势震赫时,终不附离为进取计,气节自高,岂无待而然耶?
予与名世冒风埃走数千里,忘其悲忧感慨、羁旅戚戚不已之怀,而骤得天地怪奇伟丽之观,则兹游所得,时人亦叵测云。
既游,遂录以记之。
般舟三昧经记 汉 · 阙名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一百六
《般舟三昧经》,光和二年十月八日天竺菩萨竺佛朔洛阳出,菩萨法护时传言者月支菩萨支讥,授与河南洛阳孟福字元士,随侍菩萨张莲字少安笔授,令后普著,在建安十三年于佛中校定,悉具足。
后有写者,皆得南无佛。
又言建安三年岁在戊子八月八日,于许昌寺校定(《释藏·迹七》案:菩萨法护当有误。晋初有竺法护,非即此。)
佛说兴起行经序 汉 · 阙名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一百六
所谓昆仑山者,则阎浮利地之中心也。
山皆宝石周币,有五百窟,窟皆黄金,常五百罗汉居之。
阿耨大泉外周围山,山内平地,泉处其中,泉岸皆黄金,以四兽头出水其口,各绕一币,己还复其方,出投四海,象口所出者,则黄河是也。
其泉方各二十五由延,深三厥劣。
一厥劣者,七里也。
泉中有金台,台方一由延台上有金莲华,以七宝为茎。
如来将五百罗汉,常以月十五日于中说戒,因舍利弗问佛十事宿缘。
后以十五日时将本弟子说讫乃止。
如是至九往,所以十问而九答者,以木锵之,对人间偿之,欲示人宿缘不可逃避故也。
又阿耨泉中非有漏碍形所可周游。
虽有阿难,为如来所接也。
所以殷勤告舍利弗者,欲化诸龙故也(《释藏·与八》)
抗表与沙门竺法兰比校 东汉 · 褚善信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一百六
五岳十八山观太上三洞弟子道士褚善信等六百九十人死罪上言:臣闻太上,无形无名,无极无上,虚无自然,大道元首,自从造化。
道教从生,无为之尊,自然之父,上古同遵,百王不易。
今陛下道迈羲皇,德过尧舜,光泽四海,八表归仁。
臣等窃承陛下,弃本逐末,求教西域
臣观西域所事者既是胡神,所说者不参华夏,复请胡人令翻其语托同似汉,臣等思恃,陛下虽翻得此语,恐非大道。
如不依信,愿陛下恕臣等罪,听与验试。
臣等五岳诸山道士,多有聪明智慧,博通经典,从元皇已来,太上经术,悉能晓了,太虚符咒,并皆明达,或有吞符饵气或有策使鬼神,或有入火不烧,或有履水不溺,或有白日升天,或有隐形于地。
至于方药法术,无有不能者。
愿陛下许臣等得与比校。
一则圣上意安,二则得辨真伪,三则大道有归,四则不乱华俗。
臣等若比对不如,任听重决。
若臣等比对有胜,乞除虚诈臣。
等诚惶诚恐,死罪死罪,以闻(《释藏·集古佛道论衡》,又《续谕衡》,又《破邪论上。又略见《法苑珠林》六十八,又《广宏明集一》。)
沙弥卜慧章句序 东汉 · 严佛调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一百六
昔在佛世,经法未记,言出尊口,弟子诵习,辞约而义博,说鲜而妙深,佛既泥洹,微言永绝,犹谷水消竭,日月陨坠。
于是众贤其使阿难,演其所闻,凡所著出十二部经,其后高明各为注说,章句解故,或以十数。
有菩萨者,出自安息字世高,韬弘稽古,靡经不综。
悯俗童蒙,示以桥梁,于是汉邦宣佛法。
凡厥所出,数百万言。
或以口解,或以文传,唯沙弥十慧,未闻深说。
夫十者数之终,慧者道之本也。
物非数不定,行非道度度。
其文郁郁,其用亹亹,广弥三界,近观诸身。
调以不敏,得充贤次,学未浃闻,行未中四,夙罹凶咎,遘和上忧,长无过庭善诱之教,悲穷自潸,无所系心,于是发愤忘食,因闲历思,遂作《十慧章句》。
不敢自专,事喻众经,上以达道德,下以慰己志。
创奥博崇尚之贤,不足留意。
未升堂室者,可以启蒙焉(《释藏》迹十,《出三藏记集》十。)
法句经序 三国 · 支谦
 出处: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
昙钵偈者,众经之要义。
昙之言法,钵者句也。
而法句经别有数部,有九百偈,或七百偈,及五百偈。
偈者经语,犹诗颂也。
是佛见事而作,非一时言,各有本末,布在诸经。
佛一切智,厥性大仁,悯伤天下,出兴于世,开现道义,所以解人。
凡十二部经,总括其要,别为数部,四部阿鋡佛去世后,阿难所传,卷无大小,皆称闻如是处佛所在,究畅其说,是后五部沙门,各自钞众经中四句六句之偈,比次其义,条别为品,于十二部经,靡不斟酌,无所适名,故曰法句。
夫诸经为法言,法句者,犹法言也。
近世葛氏传七百偈,偈义致深,译人出之,颇使其浑。
惟佛难值,其法难闻,又诸佛兴,皆在天竺
天竺言语,与汉异音,云其书为天书,语为天语,名物不同,传实不易。
唯昔安调安侯世高、都尉佛调,释梵为汉,实得其体,斯已难继,后之传者,虽不能审,犹尚贵其实,粗得大趣。
始者维祇难出自天竺,以黄武三年来适武昌,仆从受此五百偈本,请其同道竺将炎为译,将炎虽善天竺语,未备晓汉,其所传言,或得梵语,或以义出,音近于质直。
仆初嫌其为词不雅,维祇难曰,佛言「依其义不用饰,取其法不以严」,其传经者,令易晓,勿失厥义,是则为善。
座中咸曰:「老氏称美言不信,信言不美;
仲尼亦云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」,明圣人意深邃无极。
今传梵义,实宜径达,是以自偈受译人口,因顺本旨,不加文饰,译所不解,即阙不传,故有脱失,多不出者。
然此虽词朴而旨深,文约而义博,事均众经,章有本故,句有义说。
其在天竺,始进业者,不学法句,谓之越序,此乃始进者之鸿渐,深入者之奥藏也。
可以启蒙辩惑,诱人自立,学之功微,而所包者广,实可谓妙要也哉!
昔传此时,有所不出,会将炎来,更从咨问,受此偈等,复得十三品,并校往古,有所增定,第其品目,合为一部三十九篇,大凡偈七百五十二章,都凡一万四千五百八十字,庶有补益,共广闻焉(《释藏·所》九,又《迹》七。案:此序无撰人名,据僧祐《出三藏记集·严佛调传》,知是支谦所作。)
合微密持经记 三国 · 支谦
 出处:全梁文卷七十四、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
合微密持陀邻尼总持三本,《佛说无量门微密持经》,《佛说总持经》一名《成道降魔得一切智》。
此经凡有四本,三本并各二名,一本三名,备如后列。
其中文句参差,或梵或汉,音殊,或随义制语,各有左右。
依义顺文,皆可符同,所为异处,后列得法利三乘阶级人数及动地两结诸天妓乐供养,多不悉备,意所未详。
一本一名《无量门微密之持》,二名《成道降魔得一切智》。
此一本名行于世,为常旧本。
一本一名《阿难陀目祛尼呵离陀罗尼》,二名《疾使人民得一切智》,一本一名《无端底门总持之行》,二名《菩萨降却诸魔坚固于一切智》;
一本一名《出生无量门持》,二名《一生补处道行》,三名《成道降魔得一切智》,此本备明法利及动地妓乐事。
四本皆各标前一名于经首,第二第三名不以题经也。
后舍利弗请名,佛说名皆备如前列(《释藏·迹》七)
谢赵主石虎劳问 西晋 · 佛图澄
 出处:全晋文
阳月初暖,愿御膳顺宜。
贫道先婴重疾,年衰益甚,邈蒙慈诏,曲垂光慰,感惧之至,十百于怀。
幸遇庆会,而形不自运,此情此慨,良无以喻释藏辇《高僧传》。)
临化遣人辞石虎 西晋 · 佛图澄
 出处:全晋文
物理必迁,身命非保。
贫道焰幻之躯,化期已及。
既荷恩殊重,故逆以仰闻释藏辇《高僧传》。)
法镜经序 孙吴 · 康僧会
 出处: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
夫心者,从法之原,臧否之根,周出异名,祸福分流,以身为车,以家为国,同旋一作游十方,禀无倦息,家欲难足,犹海吞流,火之获薪,六邪之残,已甚于蒺藜,网之赋鱼矣。
女人佞等三𩲐,其善伪而信寡,斯家之为祸也。
尊邪秽,贱清真,连丛琐,谤圣贤,兴狱讼,丧九亲,斯家之所由矣。
是以上士耻其秽,惧其厉,为之慑慑如也。
默思遁迈,犹明哲之避无道矣。
剃发毁容,法服为珍,靖处庙堂,练情攘秽,怀道宣德,开一作闿导声瞽,或有隐处山泽,漱石枕流,专心涤垢,神与道俱,与寂齐乎无名,明化周乎群生,贤圣竞乎清净,称斯道曰大明,故曰法镜。
骑都尉安玄、临淮严浮一作佛调,斯二贤者,年在束一作龆龀,弘志圣业,钩深致远,穷神达幽,悯世蒙惑,不睹大雅,竭思译传斯经景谟。
都尉口陈,严调笔受,言既稽古,义又微妙。
然时干戈未息,志士莫敢或遑,大道陵迟,内学者寡,闻睹其景化,可以拯涂炭之尤险。
然义壅而不达,因闲竭愚,为之注义,丧师历载,莫由重质,心愤口悱,停笔怆如,追远慕圣,涕泗并流。
今记识阙疑,俟后明哲,庶有畅成,以显三宝矣(《释藏·服》八,又《迹》六)
安般守意经序 孙吴 · 康僧会
 出处: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
夫安般者,诸佛之大乘,以济众生之漂流也。
其事有六,以治六情。
情有内外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,谓之内矣;
色、声、香、味、细、滑、邪念,谓之外也。
经曰诸海十二事,谓内外六情之受邪行,犹海受流,饿夫受饭,盖无满足也。
心之溢荡,无微不浃,恍惚仿佛,出入无间。
视之无形,听之无声,逆之无前,寻之无后;
深微细好,形无丝发,梵释仙圣,所不能照。
明默种子,此化生乎?
彼非凡所睹,谓之阴也。
犹以晦曀种未粢芬(一作「深芬」。),闿手覆种,孳有万亿,旁人不睹其形,种家不知其数也。
一朽乎下,万生乎上。
弹指之间,心九百六十转,一日一夕十三亿意。
意有一身,心不自知,犹彼种夫也。
是以行寂,系意著息,数一至十,十数不误。
意定大之,小定三日,大定七日,寂无他念,怕然(一作泊然。)若死,谓之一禅。
禅,弃也。
弃十三亿秽念之意,已获数定,转念著随,蠲除其八,正有二意,意定在随,由在数矣。
垢浊消灭,心稍清净,谓之二禅也。
又除其一,注意鼻头,谓之止也。
得止之行,三毒四走,五阴六冥,诸秽灭矣。
煚一作煛然心明,逾明月珠;
淫邪污心,犹镜处泥;
秽垢污焉,偃以照天,覆以临土。
聪睿圣达,万土临照,虽有天地之大,靡一夫而能睹。
所以然者,由其垢浊。
众垢污心,有逾彼镜矣。
若得良师,划刮莹磨,薄尘微曀,荡使无馀,举之以照毛发面理,无微不察,垢退明存。
使其然矣,情溢意散,念万不识一矣。
犹若于市,驰心放听,广采众音,退宴存思,不识一夫之言,心逸意散,浊翳其聪也。
若自闲处,心思寂寞,志无邪欲,侧耳靖听,万句不失,片言斯著,心靖意清之所由也。
行寂止意,悬之鼻头,谓之三禅也。
还观其身,自头至足,反覆微察,内体恶露,森楚毛竖,犹睹脓涕,于斯具照天地人物,其盛若衰,无存不亡。
信佛三宝,众冥皆明,谓之四禅也。
摄心还念,诸阴皆灭,谓之还也。
秽欲寂尽,其心无想,谓之净也。
得安般行者,厥心即明;
举明所观,无幽不睹;
往无数劫,方来之事,人物所更,现在诸刹,其中所有,世尊法化,弟子诵习,无遐不见,无声不闻。
恍惚仿佛,存亡自由,大弥八极,细贯毛犛;
制天地,住寿命,猛神德,坏天兵,动三千,移诸刹;
入不思议,非梵所测,神备无限,六行之由也。
世尊初欲说斯经时,大千震动,人天易色,三日安般,无能质者。
于是世尊化为两身,一曰何等,一曰尊主,演于一作千斯义出矣。
大士上人六双十二辈,靡不执行。
有菩萨者安清安世高安息王嫡后之子,让国与叔,驰避本土,翔而后集一作进,遂处京师。
其为人也,博学多识,贯综神模,七正盈缩,风气吉凶,山崩地动,针脉诸术,睹色知病,鸟兽鸣啼,无音不照。
怀二仪之弘行,悯黎庶之顽暗,先挑其耳,却启其目,欲视听之明也。
徐乃陈演正真之六度,译安般之秘奥,学者尘兴,靡不去秽浊之操,就清白之德者也。
余生末踪,始能负薪,考妣徂落,三师凋丧,抑瞻云日,悲无质受,眷言顾之,潸然出涕。
宿祚未没,会见南阳韩林、颍川皮业、会稽陈慧,此三贤者,信道笃密,执德弘正,烝烝进进,志道不倦。
余从之请问,规同矩合,义无乖异,陈慧注义。
余助勘酌,非师不传,不敢自由也。
言多鄙拙,不究佛意,明哲众贤,愿共临察!
义有月尤腨,加圣删定,共显神融矣(《释藏·敬》一,又《迹》六,又略见《辇》四)
与众僧书悼支谦 孙吴 · 孙亮
 出处:全三国文 卷六十四
支恭明不救所疾,其业履冲素,始终可高,为之恻怆,不能已已释藏百字三号,《出三藏记集》十三。)
又奏 东晋 · 何充
 出处:全晋文卷三十二
尚书令冠军抚军、都乡候臣充、散骑常侍左仆射、长平伯臣翜、散骑常侍、右仆射建安伯臣恢、尚书关中侯臣怀、守尚书昌安子臣广等言,诏书如右,臣等暗短,不足以赞扬圣旨,宣畅大义,伏省明诏震惧屏营。
辄共寻详,有佛无佛,固非臣等所能定也。
然寻其遗文,赞其要旨,五戎之禁,实助王化。
贱昭昭之名行,贵冥冥之潜操,行德在于忘身,抱一心之清妙,且兴自汉世,迄于今日,虽法有隆衰,而弊无妖妄,神道经久,未有其比也。
夫诅有损也,祝必有益。
臣之愚诚,实愿尘露之微,增润嵩岱;
区区之祝,上裨皇极。
今一令其拜,遂坏其法令,修善之俗,废于圣世,习实生常,必致愁惧。
隐之臣心,窃所未安。
臣虽蒙蔽,岂敢以偏见疑误圣听,直谓世经三代,人更明圣,今不为之制,无亏王法,而幽冥之路,可无拥滞。
是以复陈愚诚,乞垂省察,谨启(《释藏冠》一,《沙门不拜俗事》一。)
又奏 东晋 · 何充
 出处:全晋文卷三十二
臣充等言,臣等虽诚暗蔽,不通远旨,至于乾乾夙夜,思修王度,宁苟执偏管而乱大伦邪?
直以汉魏逮晋,不闻异议,尊卑宪章,无或暂亏也。
沙门之慎戒专然,及为其礼,一而已矣。
至于守戒之笃者,亡身不吝,何敢以形骸而慢礼敬哉!
每见烧香祝愿,必先国家。
欲福祜之隆,情无极己。
奉上崇顺,出于自然,礼仪之简,盖是专一守法。
是以先圣御世,因而弗革也。
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,臣等屡屡以为不令致拜,于法无亏,因其所利而惠之,使贤愚莫敢不用情,则上有天覆地载之施,下有守一修善之人。
谨复陈其愚浅,愿蒙省察,谨启(《释藏冠》一,《沙门不拜俗事》一,《弘明集》。)
言沙门不应敬王 东晋 · 何充
 出处:全晋文卷三十二
尚书令冠军抚军、都乡侯臣充、散骑常侍左仆射、长平伯臣翜、散骑常侍、右仆射建安伯臣恢、尚书关中侯臣怀、守尚书昌安子臣广等言,世祖武皇帝以盛明革命,肃祖明皇帝聪圣玄览,岂于时沙门不易屈膝,顾以不变其修善之法,所以通天下之志也。
愚谓宜遵承先帝故事,于义为长(《释藏冠》一,《沙门不应拜俗事》一。)
合首楞严经记 东晋 · 支敏度
 出处:全晋文
此经本有记云,支谶所译出。
月支人也,汉桓、灵之世来在中国。
其博学渊妙,才思测微,凡所出经,类多深玄,贵尚实中,不在文饰。
今之小品阿阇世伅真般舟,悉所出也。
又有支越字恭明,亦月支人也。
其父亦汉灵帝之世来献中国。
越在汉生,似不及见也。
又支亮字纪明,资学于,故越得受业于亮焉。
越才学深彻,内外备通。
以季世尚文,时好简略,故其出经,颇从文丽。
然其属辞析理,文而不越,约而义显,真可谓深人者也。
以汉末沸乱,南度奔吴。
黄武建兴中,所出诸经,凡数十本,自有别传记录,亦云出此经,今不见复有异本也,然此首楞严经,自有小不同,辞有丰约,文有晋梵,较而寻之,要不足以为异人别出也,恐是越嫌所译者辞质多梵音,所异者删而定之,其所同者述而不改,二家各有记录耳。
此一本于诸本中辞最省便,又少梵音,遍行于世,即越所定者也。
至大晋之初,有沙门支法护、白衣竺叔并更译此经,求之于义,互相发明,披寻三部,劳而难兼,欲令学者即得其对。
今以越所定者为母,护所出者为子,所译者系之,其所无者,辄于其位记而别之。
或有文义皆同,或有义同而文有小小增减不足重书者,亦混以为同,虽无益于大趣,分部章句,差可见耳(《释藏迹》七。)
维摩诘经序 东晋 · 支敏度
 出处:全晋文
维摩诘经者,先哲之格言,弘道之宏标也。
其文微而婉,厥旨幽而远,可谓唱高和寡,故举世罕览。
然斯经梵本,出自维邪离。
在昔汉兴,始流兹土。
于时有优婆塞、支恭明。
逮及于晋,有法护叔
此三贤者,并博综稽古,研机极玄,殊方异音,兼通开解;
先后译传,别为三经。
同本人殊出异,或辞句出入,先后不同;
或有无离合,多少各异;
或方言训古,字乖趣同;
或其文梵越,其趣亦乖;
或文义混杂,在疑似之间。
若此之比,其涂非一。
若其偏执一经,同失兼通之功;
广披其三,则文烦难究,余是以合两令相附,以明所出为本,以所出为子,分章断句,使事类相从,令寻之者瞻上视下,读彼案此,足以释乖迂之劳,易则易知矣。
若能参考校异,极数通变,则万流同归,百虑一致,庶可以辟大通于未寤,阖同异于均致。
若其配不相畴,傥失其类者,俟后明哲君子,刊之从正(《释藏迹》八。)
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序 东晋 · 竺法汰
 出处:全晋文
拘夷国寺甚多,修饰至丽,王宫雕镂,立佛形像,与寺无异。
有寺名达慕蓝(百七十僧。)北山寺名致隶蓝、(六十僧。)剑慕王新蓝、(五十僧。)温宿王蓝(七十僧。)
右四寺佛图舌弥所统,寺僧皆三月一易屋床坐,或易蓝者,未满五腊,一宿不得无依止。
王新僧伽蓝、(九十僧,有年少沙门字鸠摩罗,乃才大高明大乘学,与舌弥是师徒,而舌弥阿含学也。)阿丽蓝(百八十比丘尼。)、轮若干蓝、(五十比丘尼。)阿丽跋蓝(二十尼道。),右三寺比丘尼,统依舌弥受法戒。
比丘尼,外国法不得独立也。
此三寺尼,多是葱岭东王侯妇女,为道远集斯寺,用法自整,大有检制,亦三月一易房或易寺,出行非大尼三人不行,多持五百戒,亦无师,一宿者辄弹之。
今所出比丘尼大戒本,此寺常所用者也,舌弥乃不肯令此戒来东,僧纯等求之至勤,每嗟此后出法整唯乏斯戒,末乃得之,其解色以息淫,不在止冶容也,不欲以止窃,不在谨封藏也。
解色则无情于外形,何计饰容与不饰乎?
不欲则无心于珠玉,何须慢藏与缄滕乎?
所谓无关而不可开,无约而不可解也。
内健既尔,外又毁容粗服,进退中规,非法不视,非时不飧,形如朽柱,心若湿灰,斯戒之谓也,岂非圣人善救人,故无弃人也哉!
然女人之心弱而多放,佛达其征,防之宜密,是故立戒每倍于男也。
大法流此五百余年,比丘尼大戒了于其文,以此推之,外国道士亦难斯人也。
法汰顷年鄙当世为人师,处一大域而坐视令无一部僧法,推求出之,竟不能具。
吾昔得大露精比丘尼戒,而错得其药方一匣,持之自随,二十余年,无人传译。
近欲参出,殊非尼戒,方知不相关通至于此也。
赖僧纯于拘夷国来得此戒本,令佛念昙摩侍慧常传,始得具斯一部法矣,然弘之由人,不知斯人等能遵行之不耳(《释藏百》一。)